阅读本文之前,真诚邀请您先点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不仅能方便日后持续为您推送更多类似内容,还能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。您的支持正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!
文|汐
编辑|t
1917年,在列宁的领导下,布尔什维克成功推翻了沙皇政权,标志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。紧接着,列宁提议让捷尔任斯基组建一个专门的安全机构,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克格勃,目的是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。
于是,苏联最重要的情报与反情报机关——克格勃诞生了。在随后的年代里,克格勃为夺取并维护红色政权立下汗马功劳,特别是在冷战时期,它成为能够与美国中央情报局针锋相对、周旋较量的强大力量。
展开剩余83%不过,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,克格勃旗下设有专门的间谍学校,这些学校专门培养出一批被称为“燕子”的女间谍,她们以美貌和智慧闻名于世,成为克格勃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秘密武器。
不禁让人好奇,为什么苏联会专门成立学校来培养女性间谍?这些学校又是如何将普通女子锻造成如“利剑”般锋利的间谍呢?
在揭开这些秘密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位著名女间谍——科涅库娃在间谍战线上的杰出贡献,从她的故事中可以窥见苏联为何如此重视培养女性间谍。
科涅库娃在克格勃的代号为“卢卡斯”,1924年,她随丈夫赴美,接受上级指派,任务是窃取美国原子弹的机密。几年潜伏期间,她以助手身份,跟随雕塑家丈夫进入爱因斯坦的工作室,利用“艺术工作”的掩护,逐步拉近与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关系。
经过一番巧妙的“引诱”,爱因斯坦逐渐放下戒心,科涅库娃凭借他的关系,成功混入美国顶尖大学的学者圈子,从内部窃取了大量关于原子弹研发的敏感信息和计划。
随后,科涅库娃奉命返回苏联,而爱因斯坦对她的真实身份全然不知,还真心实意地写了几封情书,表达对她的深情厚意。
科涅库娃利用这段“恋情”,不断与爱因斯坦保持联系,借机获得美国大量导弹和核武器尖端技术的机密,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的核武器研发。
直到20世纪80年代,美国情报部门才揭露这起重大的间谍事件,科涅库娃因此名声大噪。但她只是个别例,大多数“燕子”女间谍默默无闻,却都是克格勃秘密行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当时,为了侦听美国驻联合国使馆的秘密情报,苏联曾放飞大量“燕子”,她们乔装成国家大剧院的芭蕾舞演员,凭借出众的美貌和才艺为国家搜集关键情报。
当然,这些女间谍的才能绝非天生,而是经过极其严苛和残酷的训练考验锻炼出来的。
在残酷的考核中,面试是最令人痛苦的环节之一。招募女间谍时,克格勃会大张旗鼓地发布招募广告,声称寻找聪慧机敏、敢于牺牲的美女。
报名者必须经过多层次背景调查,一旦通过,接踵而来的则是更为严苛的考验,考察她们的智商、诱惑能力及政治立场。
接下来是“意志力测试”:面试者会被突然从家中带走,关押在阴暗的地下室强光灯下,接受连番审问和心理恐吓,直至测试者认定她们合格。
通过这道关卡后,她们进入为期一年的训练,学习盯梢、监视技巧,还要经常被跟踪以练习反跟踪手段。诸如安全接头点的建立与转移、伪装术、密码通讯等基本间谍技能同样必修。
一年培训结束后,主考官再次考察女间谍的各项素质,筛选出性格坚韧、年轻且美丽的精英进入苏联间谍学校,进行更专业化的培养。
入校后,她们的身份彻底被抹除,原名、住址乃至家人信息全部清除,获得全新代号——“燕子”,彻底脱胎换骨。
随即,女学员们被教育要全心全意为国家献身,写下关于自己为何愿意牺牲一切的心得体会,强化奉献精神。
教育过程中,校方还会提问:如果祖国需要你用身体完成任务,你是否愿意牺牲自己?正确回答是入学的必备条件。
接下来是特殊训练环节——女学员们需脱去衣物,互相观察。若有人害羞脸红,教官会严厉斥责并予以惩戒,这旨在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,适应无所畏惧的间谍生活。
事实上,这些女学员在入学前,往往已经与她们心仪的军官或通过学校组织的联谊活动发生过关系,以此消除尴尬,培养冷静。
最后的毕业考试极其残酷:考核内容是成功利用“美人计”引诱各种目标,包括年轻男子与老年官员,成功获取情报即为合格。
这场考试正是为了锤炼她们施展魅惑技艺,从不同身份的男性身上夺取机密,体现了女间谍独特的价值。
人们都喜欢美女和帅哥,这也是女间谍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原因,苏联才会投入资源专门培养她们。
然而,这些间谍学校背后的训练过程极其残酷,女间谍们在身心上承受巨大折磨,最终往往失去人性,成为无情执行任务的“冷血杀手”。
参考资料:
孙立华.克格勃的“杀手锏”——“燕子”美女[J].当代军事文摘, 2006(4):2.
发布于:天津市股市杠杆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