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条件差距 关系平衡
问:冷大,你好!我今年28岁,大专,年收入不到10万,在一家私企做行政,工资不高。
我男朋友是个程序员,收入是我的三四倍。我们在一起两年,他对我很好,也舍得为我花钱,但我心里总是不踏实,越来越自卑。
和他那些高学历、高收入的朋友同事在一起时,我总感觉自己插不上话,像个局外人。
他带我去的餐厅、消费的场所,也常常让我觉得力不从心。
虽然他从没说过什么,但我能感觉到他家人朋友对我不是很看得上。
我努力提升自己,报了专升本,也学着理财,但这种差距带来的不安全感还是时时刻刻包围着我。
我害怕他有一天会觉得我配不上他。我该怎么克服这种因为双方条件差距带来的自卑心理?
这段感情让我觉得压力好大。希望能被抽中,拜托了!
答:你努力补短板、积极提升自己,能看出你对这段感情是认真的。
你报专升本、学理财,非常努力。
但我要说句实话:你现在补的是“伪短板”。
一,关系互补。
你总盯着学历、收入的差距,担心自己配不上男友。
可真相是:关系不是“配不配”,而是“补不补”,关键看“补不补”的阴阳平衡、阴阳互补。
也就是两人的阴性能量和阳性能量是否平衡、互补。
阳性能量是什么呢?是指一个人能够创造的金钱和权力。
比如:有不错的收入、能解决经济问题;在关键时刻能顶得住压力、拿主意;对外能开拓资源,给家里带来安全感。
在你男朋友身上,他的高收入、稳定职业、工作能力,就是他提供给你们关系的阳性能量。
阴性能量是什么呢?是指一个人能在心理上或生理上感觉愉快、舒服。
比如:懂得倾听、能共情,能让对方在你这里卸下防备;
在他疲惫焦虑时,你能安抚他、理解他,而不是添堵;
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,让人感觉在家里很舒服。
如果两个人都只有阳性能量:容易变成两个对抗的“竞争对手”,生活没温度、关系充满对立。
如果两个人都只有阴性能量:关系容易失去推动力,缺乏目标感、缺少行动力。
阴阳能量互补的关系:一个创造物质、一个守护情绪;一个冲锋陷阵、一个疗愈心灵。
这种关系才能既有外部的稳定,又有内部的温情。
比如你男朋友努力赚钱、创造物质条件,但他压力也大,他的情绪需要被接住;
你虽然收入不如他,但你可以成为那个安慰他、支持他的后盾。
当他觉得累了、委屈了,你能听懂他的感受,就是阴性能量在发挥作用。
这就像手机需要同时有电池和系统才能运行。电池是阳性能量,系统是阴性能量。
光有大容量电池、但没好系统,手机用着非常卡;光有好系统、但没电池,再智能也撑不过两小时。
我见过太多条件匹配却过不好的情侣:
年薪百万的程序员和高知女友,分手时男方红着眼说“加班到凌晨,连句辛苦了都等不到”;
家境优渥的姑娘和富二代老公,离婚时女方哭着说“我说没事,他真的以为我没事”。
记住,真正的门当户对,是你的阴性能量刚好能和他的阳性能量互补。
你现在要做的,不是追着他的收入跑,而是把接住他疲惫的能力练到满级,这才是你在这段关系里最不可替代的\"核心优势\"。
二,自我认可。
你说“报了专升本、学理财,可不安感还是包围我”。
问题就出在:你把安全感寄托在了“被外部认可”上。
进他常去的餐厅,你想的是“我消费得起吗”;见他朋友同事,你想的是“我插得上话吗”;甚至他家人一个眼神,你都能解读成“看不上我”。
这就像把安全感变成了一场“永远在考试”的游戏——考题是他的圈子定的,评分标准是别人的眼光。
越在意外部的认可,你会越焦虑。真正的安全感要\"向内求\"。
怎么向内求呢?你可以使用下面几个小方法:
每天睡前写一条“今天我做得好的事”:比如安抚了同事的情绪,把文件整理得很清楚,给流浪猫喂了饭……
别小看这100字的记录,它会像小种子一样,慢慢在你心里长成“我值得被爱”的大树。
更危险的是“投射性认同”的陷阱:你总怕“他觉得我配不上”,时间久了可能真会把关系变成“供养者-依附者”的模式——
他下意识觉得“你需要我养”,你下意识觉得\"我得讨好他\"。
要打破这个循环,你要认可自己的价值。
当你用\"我值得被平等对待\"的姿态互动,他反而会更重视你。(标题出处)
三,不安全的想象。
你说“感觉他家人朋友看不上我”,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:男友有没有明确说过“我家人觉得你不好”?
有没有在你面前附和过“你学历低”?有没有因为消费问题指责过你?
如果都没有,那你可能是把\"别人的眼光\"投射成了他的潜台词。
人在自卑时,特别容易“自导自演”:把模糊的眼神解读成嫌弃,把短暂的沉默解读成否定,把无关的话题解读成“没共同语言”。
可现实是:他愿意和你谈两年恋爱,愿意为你花钱,愿意带你见朋友——这些行动已经在说“我认可你”。
我常说,关系里要“看到事实,放下想象”。下次再觉得“他家人看不上”,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
他们具体说了什么让我这么想?男友有没有维护过我?
如果他们真看不上,男友为什么还和我在一起?
给所有敏感的姑娘提个醒:不要盲目猜测别人的眼光,他的态度才是关系的关键。
与其猜“他家人怎么想”,不如和他聊聊“你希望我怎么和你家人相处”;与其怕\"他朋友看不起\",不如观察\"他有没有主动帮你融入圈子\"。
把注意力从“别人怎么看我”拉回“他怎么对我”,你会少大部分的内耗。
不要为了符合别人的眼光,把自己累垮。当你停止追赶他人的标准,当你放下“他会不会不要我”的担心,看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,你在关系中会更幸福。
主创团队 | 冷爱 方赏 茜茜
股市杠杆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