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5日,美国海军“福特”号核动力航母缓缓驶入挪威奥斯陆峡湾,挪威的“南森”级护卫舰在一旁护航。
这幅画面并非简单的军事交流,而是北大西洋新一轮战略博弈的生动注脚。
就在不久前,挪威政府宣布将斥资135亿美元,向英国采购5艘26型护卫舰。 这笔挪威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军投资,清晰地表明了其强化北极防务的决心。
挪威首相斯特勒直言,该国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安全形势。
这5艘26型护卫舰将由英国BAE系统公司承建,每艘舰长约150米,满载排水量达8000吨,是不折不扣的海上巨无霸。
其核心任务是反潜作战,装备了泰雷兹S2087主被动拖曳声呐系统和Ultra Electronics公司的2150型舰艏声呐,能够在复杂的北大西洋和北极水域精准定位潜艇。
挪威的选择背后有着紧迫的现实考量。其现役的“南森”级护卫舰已显老旧,尤其是2018年“英斯塔”号事故后,更新换代迫在眉睫。
挪威海岸线正对俄罗斯北方舰队的科拉半岛基地,这里部署着包括“北风之神”级核潜艇在内的俄海军精锐力量。
俄罗斯核潜艇静音技术的进步,使得挪威必须拥有更先进的水下监听能力。
26型护卫舰采用柴电燃交替动力系统,电力推进时异常安静,如同水下猎手。
除了反潜装备,它还配备24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,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;一门127毫米舰炮可对岸轰击;还有近防系统构建起层层防御网。
挪威没有选择法国的FDI护卫舰或德国方案,而坚持选用英国设计,部分原因是26型护卫舰将与美制SPY-7雷达和“宙斯盾”系统兼容,确保与北约体系无缝衔接。
相比之下,法国舰艇采用独立作战体系,意味着挪威需重建整个训练和战术条令。
这笔交易引发了对价格的广泛讨论。 135亿美元买5艘护卫舰,单价高达27亿美元,超过美国伯克3型驱逐舰的造价。
用同样的资金,挪威几乎可以购买一个完整的航母编队。 挪威国内有声音质疑,为何不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方案。
英国为促成交易提供了创新方案,包括建立全寿命维护中心,并承诺在挪威舰艇大修期间,可临时调用英国同型舰替补。
更重要的是,挪威将与英国组建“北海联盟”舰队,由英国8艘和挪威5艘26型护卫舰共同组成,在北极地区联合行动。
挪威的决策也考虑到工业合作利益。 合同规定英国需确保与挪威工业的合作额相当于购舰合同总额,这意味着部分资金将回流挪威本土。
对英国而言,这笔订单填补了BAE系统公司造船厂在完成本国8艘26型护卫舰后的生产空档,避免了生产线闲置和人员流失。
根据计划,挪威首艘26型护卫舰将在2029年交付,这与英国皇家海军第三艘26型护卫舰“贝尔法斯特”号的服役时间基本同步。
BAE系统公司正致力于将每艘舰的建造周期压缩至66个月以内。
挪威此次军购是其加强北极防务的系列举措之一。 2025年,北约决定在挪威北极圈内的博德设立新的联合空中作战中心,负责协调北欧、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的空中行动。
这个中心将与26型护卫舰一起,构成挪威在北极的多维防御体系。
北极冰层融化使得航道和资源开发价值凸显,俄罗斯正大力投资北极军事设施,重建苏联时期的基地,发展破冰船队。 挪威作为北约北翼的前哨,其战略地位日益重要。
股市杠杆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